Darshanas[註1]: 印度哲學中的六大學派
4/12/2023

Darshanas[註1]: 印度哲學中的六大學派

作者:Manjula Nanavati
譯者:Flora Lu
照片:Rohit Tandon on Unsplash原文網址:The Darshanas: Six Schools of Indian Philosophy

『真理是一。聖者們用不同的名字稱呼它。』梨俱吠陀

這六個darshanas是源自《吠陀經》的哲學體系或思想學派,正如darshana一詞所暗喻的,去看或去體驗,這六門學派提供了獨特的觀點,也是六扇可以從中去觀察和理解生命的獨立之窗。透過消除對存在本質的無知、從痛苦中解脫並獲得啟蒙,這六條看似不同的道路皆導向了一個終極現實。

每個darshana都是立基於邏輯和批判性論據的科學方法。 各自都有一個認識論(知識理論)、一個宇宙論(創造理論)、一個可能是有神論或無神論的形而上學現實觀點、一個强大的倫理框架,以及一個可以驗證和證實這個系統的工具。

每個 darshana 皆由一位創始聖者編纂而成,該聖者也會同時撰寫解釋性的詩句、經典以闡明含義,作為指南或手冊來幫助人們認識更高、更有意義的生活。故此,這六部重要的哲學著作分別為:

迦毗羅的《數論經》 (Sankhya Sutras of Kapila)

帕坦加利的《瑜珈經》 (Yoga Sutras of Patanjali)

喬達摩的《正理經》 (Nyaya Sutras of Gautama)

刊南達的《勝論經》 (Vaisheshika Sutras of Kannada)

耆米尼的《彌曼差經》 (Mimamsa Sutras of Jaimini)

跋多羅衍那的《吠檀多經》(又稱梵經、廣博經) (Brahma Sutras Badrayana)

「經(Sutra)」一詞本身有「線」或「繩」的意思,意謂著將原本靠口耳相傳的內容以書面形式整理成冊。更具體來說,經文一開始是寫在樹葉上,然後再用繩子將它們綁或串在一起。但無論這個字的起源是什麼,經文都是一系列的格言,其中包含一個思想、一個想法、一個陳述或一個論點,字句表達簡短且濃縮,含義深遠,因此可以有許多不同的解釋。也因為這樣,Darshana一直以來都很仰賴學者的關注才能知曉一二,這與印度史詩形成了鮮明對比,印度史詩是以一種更容易理解的方式來傳遞智慧。

這些學派的精髓要領是無法透過幾段文字就能完整表達出它們所蘊涵的複雜性與真正的核心。我會盡我所能的,試著用簡短的摘要來描繪每個學派的一些重點特徵,希望能有機會讓讀者更進一步去探索屬於自己的啟蒙之旅。由賽恩.達斯.艾里(Sain Dass Aeri)所寫的《印度哲學的六大體系 (The Six Systems Of Indian Philosophy)》是一本非常具有啟發性的著作,本文便是從該書擷取而來。

數論 SANKHYA 

『反思是要去意識到自己知道什麼,或不知道什麼。』 - 艾里 (Aeri)

數論試圖透過理性和邏輯來理解宇宙。其中一個主要論述是在講合一和宇宙間的相互依存性,認為宇宙並不是由任何外力(例如神)所創造的。此學派所講述的是在我們宇宙中有兩種永恆的存有物,它們既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一個是原質(Prakriti)又或是無限無意識(自然的、潛在的物質),一個是神我(Purusha)又或是無限意識(精神的)。原質的呈現是變化萬千,而神我則是永恆不變。當原質與神我不斷靠近時,創造便開始了。又在某個時點下,這兩個元素開始彼此遠離,從而導致轉化與消溶不停的交替循環。

無法看清可變與不變、短暫與永恆的結果,被視為人類的痛苦。因此,擺脫痛苦的道路是通過辨別知識與反思。所有的宗教習俗、儀式、祭祀、祈禱、冥想等都可以提供暫時的喘息,但唯有理性與正確的知識,才能引導人通向自我、生命與最終的真理。符合道德的生活只能促進這段旅程,但光靠這樣是不夠的。唯一的解決之道是能夠在易逝與不朽之間,區分出我們的經驗自我和本質的真實自我的能力。

於是乎,在尋找有關生命形而上問題的答案上,數論學派是第一個將人類的理性能力置於首位的印度學派。它不仰賴神的幫助來尋求擺脫痛苦與磨難的方法,也不坐等神來為世界創造與毀滅問題提供現成的答案。因此,經典的數論學派在發展初期就被一些人認為是無神論。

瑜珈 YOGA

『要如實的瞭解終極至高的真實,而不是讓真實如我們所願,我們需要一顆平靜、清澈和公正的心。』 - 艾里 (Aeri)

 『神的恩典是一個巨大的幫助,但幫助再大,最終的使命仍成就於我們個人的努力。最終的責任永遠都在我們,而不在神。』 - 艾里 (Aeri)

由於數論與瑜珈有著相似的認識論,因此有時候它們會結合而成數論-瑜珈學派,但兩者之間還是有根本上的不同。其中最大的差別是,數論相信知識是一種從痛苦中解脫的手段,而帕坦加利則教導,這可以通過修練瑜珈,藉由約束頭腦、擁有道德生活,以及對神的恩典的堅定信念來實現。

如今,瑜珈已變成只強調身體姿勢或體式的代名詞。但帕坦加利的瑜珈其實是一套整合生理、精神和哲學的系統,其中包含了八個部份。前四種與完善修行者的生理形態有關,分別為:Yama 持戒(即自我控制)、Niyama 精進(即遵行紀律)、Asana 體位(即瑜珈體式)和Pranayama 調息(即掌握呼吸)。後四種則旨在完善內在狀態,分別為:Pratyahara 攝心 (即感官向內收攝)、Dharana 專注 (即心靈集中)、Dhyana 入定(即冥想)、Samadhi 三摩地(即一體、合一)。通過這種方式,由外慢慢進入內心最深處,修行者可以被引導到一種寧靜的狀態。每個部份的本身都不是終點,而是一種手段來實現瑜珈的最終目標 - Moksha 解脫。

帕坦加利列出了各種可能會阻礙進步的障礙,例如從我們腦袋與個性中所誕生的產物。對此他提出了兩種應對方法:堅定不移的實踐美德與反思,反思包括了觀察我們自身的行為並探究行為背後的原因。

根據帕坦加利所說,隨著對真實自我的發現越來越多,一個稱為離染(Vairaga,即不依戀、不執著)的過程也會自然而然的開始。但在這裡必須注意一點,瑜珈的目的並不是讓人對快樂或生活本身缺乏興趣。離染可以理解為『作為一位見證者而非參與者去享受快樂』- 艾里 (Aeri)。這是一種平靜、穩定、安詳的心的表現,當一個人不再被心所控制時,就能達到真正的自在。

正理 NYAYA

『神可以被體驗,而不是透過邏輯來認識。』 - 艾里 (Aeri)

廣義上,正理指的是基於邏輯推理或三段論推理的過程。而在普遍的用法裡,正理也意味著正義。正理一詞的本意是對形式邏輯的研究,不過與其它所有的印度哲學體系一樣,它們最終的重點都是生命。

正理學派認為人類的痛苦是錯誤知識下的產物,《正理經》的作者喬達摩發展出一套謬誤理論,作為一種如何在思維邏輯發展中去辨別錯誤的方法。他認為,雖然人生的目的是追求永恆的幸福,但在此之前,人必須先向自己證明這種現實狀態是確實存在的,才能再進一步發掘用來把握這種狀態的過程。

雖然正理學派討論許多不同類型的實證,包括感知、推斷、比較和言語證詞,但它認為最好的實證是直覺,一種不依賴理性或任何外在邏輯的了解。這種「了解」真正的核心不在於外在知識,而是你深刻且直接知道的東西。 - 艾里 (Aeri)。正理的目的是通過真正的知識或更高的終極知識來獲得moksha(解脫)。這種知識可以分辨對與錯、虛假與真實、特殊與普遍、身體與靈魂。

如同亞里斯多德被一些西方哲學家視為傳統邏輯的始祖一樣,喬達摩在印度哲學中也被認為是將邏輯規則系統化的幕後功臣。他在三段論與因果論方面的成果與亞里斯多德有許多相似之處,而且他的謬誤理論在某種程度上也被應用在所有的印度哲學中。據說他是第一個將人類存在的共同問題置於邏輯、批判、科學方法論之下的人,他還因提供了《吠陀經》的解釋與其中包含的宗教祭祀習俗的邏輯依據而受到讚譽。

勝論 VAISHESHEKA

『解脫(Moksha)不是一趟去另一個世界的旅程;而是我們對本性的認識和對行動的超然。』 - 艾里 (Aeri)

 正理與勝論有著相似的形而上理論,彼此也互相大量借鑒。因此,儘管它們作為獨立的學派各自發展,但它們仍經常被融合在一起稱作正理-勝論學派。勝論學派詳細闡述了每個物體中都有某種原有的、不可簡化的品質,也就是Vishesh(特殊的),正是這份特殊將它與所有其它的物體區分開來。而這就是該物的本質。

《勝論經》的作者刊南達因致力於研究宇宙中最小的粒子,他稱之為Paramanu (Parma:最遙遠,anu:非常小),因此他也被稱為Kanabhaska,原子噬者。時至今日,他的研究被認為是原子理論的原形。他的一些概念與和他同時代的希臘哲學家、原子理論創始人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非常相似。儘管他們的假設有所不同,但德謨克利特和刊南達都認為原子是物質中最小的、不可被化分、不可被感知的部分,原子既不能被創造也無法被消滅。

勝論學派認為既然原子是永恆的,那麼由原子所構成的宇宙也是永恆的。就像城堡可能會消失,但石頭仍會存在。元素可能會消失,但它們的原子仍會存在,並在永無休止的過程中重新組合。就像西方世界中最早的科學家是研究自然與生命的古代哲學家一樣,刊南達系統也因為對自然主義和物理學的深刻見解而家喻戶曉,這套系統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實用的生活方式,而它的主要目的是 -- 解脫。

勝論學派贊同我們必須遵循《吠陀經》的指點以過上道德的生活。根據業力法則,每個行為都會為靈魂帶來功德與過失。這些功德與過失,加上神在冥冥之中所引導的道德力量,驅動了原子,從而創造出個體靈魂體驗正法的環境。解脫在於停止創造業力的行為與行動,唯有通過行動中的超然才能實現。勝論強調,從經驗世界中淬煉出來知識價值,就是通往解脫的道路。

彌曼差 Purva Mimamsa

『文字的意義只有通過行動才能體現出來,而不是通過解釋。』 - 艾里 (Aeri)

彌曼差(Mimamsa)這個字有反思、調查或分析的意思。而在darshana裡的文字脈絡中,它指的是對佛法的本質,或是對儀式、禮儀和祭祀意義上的行為準則探究。

據說,由於當時祭司階層的權威不斷日益增加,他們對"正確"儀式規則越來越多的解釋引發了多數學派的反彈。佛教就特別質疑那些缺乏邏輯或哲學基礎的表面儀式是否真的有效。因此耆米尼研究並調查了當時的儀式,審視了它們的目標,並為它們準備了一個有效的哲學基礎。他相信吠陀(Vedas)是永恆的,吠陀儀式與道德生活的相結合正是通往解脫的道路。

由於吠陀經是透過口耳流傳下來,所以文字、聲音和意思之間的關係都被認為是至關重要。彌曼差學派相信文字有其意義,但唯有句子才能承載知識,所有真正的知識都必須要能使人發自內心採取行動。 該學派的實踐者關心最高善的理念,認為這是道德行為的結果。由於這是吠陀經的主軸,因此如何能正確理解和解釋吠陀經文就顯得非常重要。彌曼差學派研究了語言哲學,以及人類如何跨越世代學習與交流知識。他們深入研究語義學和語言學,認為語言的目的是為了能明確規定權利義務。

透過將正法(Dharma)與吠陀宗教儀式連結起來,彌曼差成為當時印度教生活方式的支柱。根據耆米尼的說法,正法是傳達吠陀權威的規則或法則。人無法逃脫正法的強制力,當面臨選擇時我們有行動的自由,但一旦我們做出了選擇業力法則便會啟動。這在行動和結果的循環中會永遠的持續下去,不停流轉。只有當靈魂不再需要或不渴望行動時,解脫才會到來。

這種無行動狀態的概念真的有可能在現世中發生嗎?彌曼差認為即使一個人達到了解脫,生與死的循環仍可能會繼續,但沒有動機、欲望或需求的靈魂可以享受其純淨、自然、沒有任何污染的狀態。

後彌曼差 或 吠檀多 Uttara Mimamsa or Vedanta

彌曼差專注於我們應該做的行動,後彌曼差則是為我們的行動提供了哲學基礎。它也被稱為 - 吠檀多(Vedanta),這個字源於anta,有終點、頂點的意思。意味著它包含了吠陀智慧的精髓,著重於沉思和冥想的內觀生活。

《吠檀多經》由跋多羅衍那編纂,其核心訊息是「只有一個至高無上的真理,一個叫做梵(Brahman,也譯作婆羅門)的終極現實」,去明白或理解「梵」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目標。Brahma-Vidya的意思是梵的知識:知道什麼是存在,什麼是不存在。它有四個主要原則被體現在四句廣為流傳的格言中:

Aham Braham asmi

我即是梵 

Ayam atma Brahma

梵我合一

Tat tvam asi

汝即是彼

Sarvam khalvidam Brahama

一切是梵


根據跋多羅衍那的說法,所有一切都是梵。真我(Atma)與梵在本質上是相同的。神並沒有與這個世界分離,儘管我們因為無知而不明白這點。通過深度冥想、反思生活,我們可以刺穿幻象(Maya)的面紗,瞭解梵的真實本性。

雖然《吠檀多經》的內容複雜、模棱兩可,且看似相互矛盾。但至少有十種不同的吠檀多學派在這裡找到了它們的根源。吠檀多學派中最傑出、最受讚譽的印度哲家有《吠檀多不二論(Advaita Vedanta)》的傳播者阿迪.商羯羅(Adi Shankara),以及主要支持者羅摩奴闍(Ramanuja)。他們對《吠檀多經》的著作與評論至今仍有相當的影響力,為這一哲學體系的普及做出不少貢獻。

總結

《吠陀經》包含了各種各樣、豐富多元的思想令人嘆為觀止,學者們在當中找到了支持一元論、一神論、多神論、泛神論、甚至是無神論的詩句。這些論述證明了在遙遠且古老的曾經,有著思想開放、寬容且客觀的日常。從根本來說,那些或許都是面對同一個現實的不同看法。雖然每個Darshana都接受吠陀的權威,但並不是盲目的全盤接收。在完善思想體系之前,作者會使用嚴格的驗證過程,對每個假設進行深入的分析,並建制嚴謹的邏輯和語言學規則。在他們的早期,darshanas的編纂特點是各個學派以健康的論點彼此進行反駁辯論。藉此幫助每部經典內容的釐清與補強,最終六個darshanas給了我們六種獨樹一格的見解,但又能連貫在一起使用,使我們能更全面地理解生活。 

但最重要的是,每個darshana都以堅定的信念開始,相信靈魂的氣質是理解生命本質的先決條件。或許這意味著生命的真相僅憑理性是無法完全理解的。為了能夠獲得更深刻的理解,我們就必須遵循吠陀的指教,將認識自己視為一種向內看得更深的呼喚,將自己的思想淨化並推入神秘,超越單純的智力領域,從而去看到一如既往的,真理。

[註1] Darshana(梵文,源自印度教),解釋有二:

  1. 因面見偉人,引發內在心靈產生的感受及成長:有德、沾光、增祿、得福、功德。
  2. 依『哲學』觀點,照見意涵實證的體驗;心靈境界。

也有遇見真理的意思。


本文裡所使用的圖片已取得授權。已獲得發佈此文的許可權。

【文獻參考】

Bibliography 1. Aeri, Sain Dass. The Six Systems Of Indian Philosophy. Sain Dass Aeri. 2013. 2. Hamilton, Sue. Indian Philosophy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回文章列表